辨識網路交易買賣詐騙的技巧

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。儘管我已經仔細核實賣家身份,但是仍然栽在知識不夠豐富,在此篇我整理出一些辨識詐騙的技巧,希望能夠讓大家減少被詐騙的機率。

辨識買家及賣家的身份

透過 Facebook 帳號來判斷買家/賣家的真偽,以 Facebook 交易社團為例

我會根據以下條件來過濾,並選擇符合所有條件的賣家,就算沒有符合條件,也是盡可能符合越多項,才會是更好的潛在交易對象。

  • 與我聯繫的賣家帳號,有存在我發文的買賣社團當中,並且已經加入超過一年以上的時間。
  • 與我聯繫的賣家帳號的個人頁面,可以看見長久使用帳號的痕跡,包含以下幾項,由上而下是重要性高至低:
    1. 能看到非常早期的照片,例如 5 ~ 10 年前的發文,同時該發文有人與貼文互動,若有留言更好。
    2. 公開照片的資訊的一致性,如自拍照必須是同一個人;或是小孩的照片,五年前後能看到小孩長大了。
    3. 公開可見的好友名單是否也是真人帳號,有其他人與之互動
    4. 賣家的 Facebook 帳號的「分享」貼文比例低,更多的是純文字貼文與照片貼文,且這些貼文的發出時間不密集
  • 賣家使用本名作為帳號,若是「疊字」、「英文姓名」則需確認姓氏與存摺上的姓氏相符。

而以下條件是其他交易買家的判斷依據,不過以我的個人觀點,並不是好的判斷基準:

  • 露臉大頭照:因為認為露臉了是真人的機率比較高,但在我的觀點中,可能有盜圖的風險。
  • 有人發言說與「該位買家」交易成功:詐騙者會操作多個帳號,並使用樁腳帳號來製造交易成功的假證據。甚至也可能製造小額交易成功的形象,等待大魚上鉤。

圖中的賣家最早的公開照片為 2010 年,會是「假帳號」的機率大幅降低

透過行為來判斷買家/賣家的真偽

以下情形發生則表明,你正在交易的對象可能是詐騙者,務必小心:

  • 質疑詐騙:當你質疑對方是詐騙時,對方會急著反駁你(或嘗試說服你不是詐騙)。但一般人被質疑僅會說「沒關係」,並繼續與其他買家洽談。
  • 推遲或拒絕面交:當你要求對方面交時,對方會有各種的藉口來搪塞,像是:家庭日、顧小孩、人在台東花蓮外島、要下週才有空面交。
    • 若是你表明可以到對方所在位置,到附近的便利商店花 10 分鐘面交,他也不願意,那 100% 絕對是詐騙。
  • 來電的號碼帶有 +886:若是境內的電話撥打,會直接顯示 09xx-xxx-xxx,帶有國碼的全都是境外轉接進來的電話。[1]

圖中的賣家一被質疑便跳腳,一般人碰到禮貌性質疑理論上不該如此反應。低情商表現也說明其心可議

進行交易的注意事項

驗明真身的方式

  • 拒絕匯款至數位帳號:數位帳號並不會有實體存摺本,只會有網銀或手機 app 產生的帳號號碼圖片,因為是圖片,所以能夠非常輕易地被變造。
  • 要求提供身份證件與存摺照片:若對方的身份及存摺照片分開發給你,也需小心。一般人在交易時,為了省麻煩會一次把兩份文件一起拍攝。若分開發送給你,有可能你收到的身份證是「其他受害買家」傳給你的身份證文件。
  • 透過實名制帳戶交易:可與買家/賣家交換 Line 帳號,並且透過 Line Pay 付款款項,因為對方的 Line Pay 若能收款,代表對方的帳號已經經過了實名制認證。
  • 與對方電話聯繫:取得對方的電話號碼,並通過電話確定是對方所使用的手機。也可以至鄰近的派出所讓警方查詢該號碼是否有被「通報」過。若有被通報,則代表該號碼曾經被用於詐騙,並且警方已將該號碼登錄至 165 反詐騙專線的資料庫中

檢查匯款帳戶是否可疑

在大多數的網路詐騙案件當中,虛擬帳戶為詐騙者最愛使用的工具,因為大多數人交易的金額普遍不會太大,以哩程買賣的交易金額會落在 1 至 10 萬之間。因此詐騙者會使用的是「虛擬帳號」進行詐騙的成本較低,而較少使用人頭戶的「個人實體帳號」,因此我們必須瞭解各家銀行的虛擬帳號長什麼樣子。

什麼是虛擬帳號?

虛擬帳號可提供有收款需求的企業客戶,針對每一個繳款人或每一筆交易個別編訂一個虛擬的繳款帳號,供繳款人透過各種繳款方式將款項存入客戶對應之實體帳號,並利客戶經由個別編訂虛擬之繳款帳號分辨繳款人身分,提升帳款銷帳的效率。

虛擬帳號的位數為 14 ~ 16 位,而個人帳號的位數則會是 11 ~ 13 位,各家銀行的帳號長度可能不同,若不確定對方的帳號是否為虛擬帳號,請一律致電給該銀行客服詢問「請問 16 碼的帳號是否為虛擬帳戶?」

虛擬帳號絕對為企業(法人)所控制,因此戶名會是「XXX商行」、「XXX有限公司」之類的字眼,而不會是一般民眾的姓名「王 XX」。

為何詐騙者喜歡使用虛擬帳號?

一旦詐騙事件發生後,受害者會透過警方成立詐騙案件,並且警方會向該銀行的警示窗口登記警示該帳戶。一旦帳戶被警示,就無法存款與提款。
同時,因為人頭戶的個人帳戶取得成本較高昂,詐騙者傾向用較低成本的「免洗」虛擬帳號,大量產生後來騙取受害者的款項,並且提領而出。

寫在結尾

在這種「虛擬商品」類型的交易中,多會使用訂金及尾款的機制,來保障雙方權益。同時若匯款訂金後,發覺對方行為異常(拒接電話、號稱很忙、不回訊息),則可以立即停止交易,減少買賣損失。不過,若以上的「防詐保護」都做足了,那麼也已經將受騙機率降到最低,就算被詐騙也只是跑一趟警局,花一個多小時做筆錄而已,無須對於網路買賣交易有過多的擔憂,祝福大家都能交易愉快。

參考資料

  1. 改號欺詐 Caller ID Spoofing

Photo by John Salvino on Unsplash

辨識網路交易買賣詐騙的技巧

https://weiyu.dev/tw/identify-scammers-in-facebook/

作者

Wei-Yu Chen

發表於

2023-07-25

更新於

2024-05-06

許可協議

評論